文|李金钟 修改|燕子 图片|作者摄影
前次跟团三日游,预备早上西进直驱壶口瀑布,可假期间人满为患,车辆络绎不绝,咱们被阻隔在离景区几十公里的高速公路上,跋涉如蜗牛。无法,导游决议从最近的高速出口驶出,返程而回,我绝望了一路惋惜了一路,对壶口瀑布那夸姣的神往变成了空想。原本这次报团旅行便是冲壶口瀑布去的,只要再等机会了。
这次从靖边波浪谷出来,朋友也有游壶口瀑布之意,真乃英豪之谋略同,我多年来的夙愿能够完成了,心中天然有粉饰不住的惊喜。
然后查找景区,导航。网上介绍,壶口瀑布尽管只要一个,但售票处有两个,黄河西岸的陕西宜川县和黄河东岸的山西吉县。同一个景区,从哪边欣赏好呢?
百度网友介绍,壶口瀑布景点是一个,但欣赏方位是两个,即黄河的两岸,两岸又有黄河大桥互通相连,两头的天然景观都差不多,但也略有不同。山西边主要是在黄河拐弯的外侧,视觉效果会更好一些,特别是进入“龙洞(也叫观瀑洞)”这一景点看瀑布,则能与壶口瀑布来个近间隔触摸;而陕西那儿,则有个天然的观景台,站得高看得远,正好能够看到瀑布的正面,会有种感同身受之感,到景区也不必乘摆渡车。
假如从雨水充分的夏日来说,陕西边或许更占优势,因为这儿能够看到壶口瀑布落差最大的场景,李白仰首吟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陕西人看壶口瀑布是“全国黄河一壶收”,山西人看壶口瀑布则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我自作主张挑选黄河东侧,或许与李白的《将进酒》有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既然如此大气澎湃,为什么不跟从李白的脚步,与壶口瀑布来个淋漓尽致的拥抱呢?
咱们从宜川县城动身,一路穿山越岭,离壶口瀑布越近,我的心也越激动。但分明现已行进在黄河边边却不见黄河之形,不见翻滚水面只听滔滔水声,或许是黄河河槽太深。远远看到一座大桥横跨黄河峡谷,连接了陕西边和山西边,才看到黄河的一点影子,千尺之下,河水飞跃吼怒,但也推翻了我对黄河的观点。平常在山东甚至河南,看到的黄河是水面广大,河槽很浅,两头的地步不时陷落,黄土阻止不了河槽的扩展,站在岸边,不小心就或许因塌方而被卷进滚滚浊流之中,黄河水便是黄的,黄而污浊。黄河在这儿落于山间,所见之处都是石头,河槽深陷,河面狭隘,且落差不平,河水天然激荡。或许是石头约束了河槽扩张的脚步,胁迫了黄河的张狂,黄河水是清的,清而激越。
再往前走稍近大桥,往下一望河槽略微宽广一些,是孟门景区。但见两块巨石相对,静卧黄河中流,远眺似舟,近观是丘,仰望如门。《吕氏春秋》载:“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大明一统志》云:“孟门在黄河中流,大石横亘数百步,鱼之溯河者扼此。”民间传说其为神石,水涨石长,终不能没,颇有灵性,并且黄河落水者确有上了孟门而获救的。石上有清延安知府徐洹瀛题刻的“卧镇狂流”四个大字。孟门山实为黄河国家栋梁。
穿过黄河大桥就来到山西境内,停好车,但就没看见壶口瀑布,便是坐上观光车,还没听到轰鸣喧嚣的水声。是不是春天还属枯水期,底子没水?或许只因身在此山中,未能识得真面目。
下了观光车,进得景区,但见满河槽平铺的石头,像巨大的鱼潜伏在泥里。有座木做的人工小桥,下有涓涓细流,哪有澎湃的气势,龙相同的翻腾?莫非壶口瀑布浪得虚名?穿过栈道,漫过石质的河滩,方听得见轰鸣般的响声,本来黄河水流都会集到靠陕西这边及其细长的一部分,河槽下切极深,石壁阻挡了水声向两头的传达,难怪及近河滨都没响彻云霄的响声!
千古黄河挟昆仑之威,一路飞跃,通过丰饶的河套平原后,在晋陕蒙三省交界处的老牛湾折而向南,左带吕梁,右襟陕北。黄色的波澜在黄土高原上深深地切出了长达七百二十五公里的晋陕大峡谷,尽显天然的凄凉和雄壮。
在这个大峡谷中,黄河河面至壶口忽然缩短,“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形成了誉满全国的壶口瀑布。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壶口瀑布天然也从天上来了。
远远望到一人工砌的高台,上面立有一旗杆,下面便是龙洞,我觉得叫“观龙洞”更恰当一些,终究仅仅为了下到河槽边,更能近间隔从下往上赏壶口瀑布生龙活虎。惋惜洞门封住了!
壶口瀑布边沿沿河槽都立上了铁栅栏,怕人失足吧。我几乎是冲过去,边走边拍,水击石声越来越大,水汽升腾四处充满,你刚举起手机相机,镜头现已被打湿了。
壶口瀑布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大部分瀑布都是从山上倾泻到山下,与其他瀑布不同的是,壶口瀑布是从山下倾注到地下。
《书·禹贡》中赞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黄河宽广的水面占满了整个河槽,也就到壶口这个当地,滔滔河水忽然缩短,一会儿都会聚到最西边,翠玉般的水面流过来,翡翠琉璃般的水面整个涌过来,旋转,翻滚,然后被逼着一会儿倒下去,不停地倒下去,犹如六合之手高擎一把天壶,将一壶黄水倾天倒下,倾泻到几十米深的深谷中,悬流激荡,翻腾吼怒,轰然雷鸣,山沟回应,惊天动地,似有危如累卵之力,势如山裂海崩,滔滔河水又幻化成一条巨龙,摇头晃脑向南方飞跃而去。被山石挟制收束的河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冲下断崖,搅起漫山遍野的水雾,喷射出腾云蔽日的尘雨。瀑布是一波未尽,一波又起,巨大的水幕遮盖了彼岸,纤细的水滴随风飘动,令人心有余悸。
“烟从水底生,船在旱地行,未雾彩虹舞,晴空雨蒙蒙。”河水喷涌,浪花翻腾,湍急的水流飞速下跌,又冲天而起,激起一层又一层飞雾,散落满天的银珠玉滴。白色的水花飞溅,打湿了河边,打湿了衣服。我极想接近一观终究,不是被飘动的雾霭散落浑身的水珠,便是被倒海翻江的浪花搞得头晕目眩,但我久久不肯离去。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水浊色黄,所以被称为黄河,古有“一碗河水半碗沙”,也只限定在黄河流出山区流经平原时,这儿多石少土,河水比较明澈,瀑布扬起的水波是白色的。
这时,低垂的彤云,清凉的山峰,腾飞的浊浪,震耳的轰鸣,把一个从未见过的瀑布笼罩在奥秘的气氛之中,令人惊魂不定。 水汽飞扬,漫天飘动,连太阳都有点灰溜溜的,急速在雾气蒸发中折射反射,在壶口瀑布滔天的瀑流上架起一道彩虹,光荣美丽。七色彩虹,时隐时现,与上下升腾的水幕齐飞共舞。美丽的飞虹,跟着欣赏视点的不同而改变,它是不是为牛郎织女架起的七彩鹊桥,但它好像拉进了咱们与天堂的间隔,好像能够攀援而上。
壶口瀑布景区并不大,而其最大欣赏价值的当地也就在那个壶口。在山西这边能看到壶口西边崖壁上,还有一股水从旁侧流涌来挂在河槽上,形成了近百米宽的瀑布,千条白练从崖壁顶部下跌,在石壁上磕碰割裂,又融汇在一起,飞跃而下,直入龙槽,滚滚南流。
陕西那儿也有不少游客,时而奔波,时而喝彩,摄影摄像。感觉陕西那儿景区沿河槽开发的场所比较长,而山西这边尽管开阔,但比较短。
当你站在壶口瀑布边上,看着那从北面声势赫赫涌来的河水,凝集落下,跌入龙槽,滚滚而去,流向看不见的远方,不回头,义无反顾,多像那逝去的韶光与人生,怎么能不使人感叹!难怪大诗人李白欣然慨叹“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与地,山与川,石与水,在上天的安排下,叠彩纷呈,给藐小的人们极大的震慑。
只惋惜龙洞暂时封闭,不能下到谷底,去领会“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
作者简介:李金钟,山东省菏泽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牡丹区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网、《作家前哨》签约作家。94年就开端写现代诗,然后开端写散文,因为工作和日子,其间荒废了二十多年的韶光,希望天荒地老有人识。下定决心,不为媚世,只写纯文学。喜爱旅行,有生之年,高枕无忧游全国。
壹点号心梦文学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态度。